导航

最速柏林 鸣枪在即

如果“纪录”要和另外两个字绑定的话,那么一定是柏林。

9月25日,第47届柏林马拉松将会在柏林的胜利纪念柱下拉开序幕,在维多利亚女神的注视下,4万多名选手将会踏上这条世界上最快的赛道,向着勃兰登堡门进发。其中不乏奥运冠军,前世界纪录保持者贝克勒,带着两秒的遗憾再次踏上这条赛道;也有无数带着PB的愿望,在这条赛道奋勇向前的普通人。

为什么大家都选择了柏林?的确,六大满贯的加持下自带光环,超低的中签率让无数人只能隔着屏幕欣赏,男子2小时45分才可以直通的成绩也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但让每位对于速度有追求的跑者来说,“快”才是这条赛道的最大魅力:

世界纪录曾经在这里11次被打破,女子马拉松成绩首次突破2小时20分也是诞生于这里,各大洲、国家纪录在这里一一告破,而无数普通人更是在这里圆梦。瓦伦西亚、米兰、鹿特丹和迪拜的赛道都很“快”,而最快的还得看柏林。

快,是柏林历史的常态

1977年,柏马的第三年,女性马拉松运动的先驱,德国选手瓦伦斯基(Christa Vahlensieck)在柏林马拉松上跑出了2:34:48的成绩,将女子世界纪录重新收回手中。

她的教练是德国著名长跑教练、运动学家恩斯特(Ernst Van Aaken),在1972年的车祸中与轮椅为伴,或许将马拉松纪录留在德国土壤上,也是对于教练的最大慰藉。

你认识南美洲顶尖的马拉松运动员吗?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巴西著名长跑运动员罗纳尔多·达·科斯塔(Ronaldo da Costa)在柏林跑出了2:06:05的成绩,将埃塞俄比亚人保持十年已久的世界纪录打破,提高了45秒之久。

但在上一年的柏林,他仅仅跑出了2:09:07的成绩,突飞猛进的成绩,让这位家中最小的孩子成为了民族英雄。然而,在获得世界纪录后,他再未赢得任何一场世界大赛,直到现在,2:06:05仍然是南美洲的大洲纪录。

人类对于马拉松极限的追求,不仅仅在于打破2小时大关。20世纪的末尾,女性马拉松世界纪录一直在2小时20分外摇摆,对于突破2小时20分成为了每一个女性马拉松运动员的追求,1998年肯尼亚人迪嘉(Tegla Loroupe)将世界纪录刷新到2小时20分47秒,次年又将世界纪录缩小了4秒,达到2小时20分43秒。

但是后来的两年内,无论人们怎么尝试,都无法前进一步。

2000年悉尼奥运会,日本选手高桥尚子勇夺女子马拉松冠军,并且刷新了自己保持的国家纪录,势头正好的她次年在柏林马拉松上一骑绝尘,以2小时19分46秒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将世界纪录大幅提高近一分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突破2小时20分的女性选手,同时拥有奥运金牌和世界纪录,可以说是当时的“基普乔格”。

在日本国内,以她为原型的漫画也相继出版,成为了全民偶像,日本岐阜的半程马拉松就是以“高桥尚子”名字命名。

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个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拥有者是谁?不是基普乔格,是特加特(Paul Tergat),这位高中毕业后才开始职业生涯的跑步天才,在世界越野锦标赛上连续夺冠,从1995年至1999年未曾失手,也在奥运和世界大赛上数次夺牌。

在2003年的柏林马拉松上,他以2:04:55的成绩,一秒的优势击败了自己的同胞萨米·科里尔(Sammy Korir),刷新了由摩洛哥传奇选手卡努奇(Khalid Khannouchi,后加入美国国籍)保持的世界纪录。至此,世界纪录进入东非双雄的时代:在肯尼亚人手中和埃塞俄比亚人手中轮换。

这一纪录保持了4年之久,直到后来被长跑天王,中长跑历史上最耀眼的明星格布雷希拉西耶(Haile Gebrselassie)所打破。

他在2007年的柏林马拉松上以2:04:26秒的成绩将世界纪录提高了近30秒;第二年,同样的赛道,又将世界纪录提高了近半分钟,2小时03秒59分,首次将男子马拉松成绩打开2小时04分大关。

而上面提到的三位选手:卡努奇(Khalid Khannouchi),特加特(Paul Tergat)和格布雷希拉西耶(Haile Gebrselassie),说来有趣,都曾参与2002年的伦敦马拉松。那场英伦对决的三英中,特加特和格布雷西拉西耶后续相继在柏林打破世界纪录,而卡努奇正是在那场比赛中刷新的世界纪录。

他们各自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柏林马拉松最好的时代。

2010年,柏林马拉松的男子冠军选手是帕特里克(Patrick Makau),他跑了2:05:08的成绩,没有人会知道在第二年的柏林马拉松上,他会将成绩提高一分半钟,将格布雷希拉西耶(Haile Gebrselassie)保持的世界纪录提高21秒。

后来就是基普桑(Wilson Kipsang)的故事了,这位世界大满贯常胜将军在2013年的柏林马拉松上又将世界纪录提高了15秒,以2:03:23的成绩夺冠。而在次年,基梅托(Dennis Kimetto)将纪录提高了26秒,人类马拉松正式进入2小时02分的时代。

这一纪录保持了4年,后面的故事大家就熟悉了:基普乔格在2018年的柏林马拉松上上演了马拉松历史上最为高光的时刻,将马拉松世界纪录大幅提高了78秒,以2:01:39的成绩将人类马拉松极限推进至2小时01分时代,距离上一次如此大的提高,还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此役后基普乔格成为了长跑史上的GOAT,成功将世界纪录和奥运会马拉松金牌握在手中。

在1998年至2019年的22届柏林马拉松里,柏林马拉松创造了11次世界纪录;在2006年至2019年内,仅有2009年和2010年的世界最佳成绩(WL)没有在柏林诞生。

根据跑者世界统计世界大满贯赛事中历史前十平均成绩,在男子方面,柏林毫无悬念的排在了第一,波士顿最后;在女性方面,柏林排名第三,伦敦第一。

纪录一览:

Men

1998: Ronaldo da Costa (Brazil; 2:06:05)

2003: Paul Tergat (Kenya; 2:04:55)

2007: Haile Gebrselassie (Ethiopia; 2:04:26)

2008: Haile Gebrselassie (Ethiopia; 2:03:59)

2011: Patrick Makau Musyoki (Kenya; 2:03:38)

2013: Wilson Kipsang (Kenya; 2:03:23)

2014: Dennis Kimetto (Kenya; 2:02:57)

2018: Eliud Kipchoge (Kenya; 2:01:39)

Women

1977: Christa Vahlensieck (W. Germany; 2:34:48)

1999: Tegla Loroupe (Kenya; 2:20:43)

2001: Naoko Takahashi (Japan; 2:19:46)

这个由面包师创立的第一年只有244个人完赛的比赛,凭什么这么快?

柏林的快,都有迹可循

作为跑者,比赛时最怕的是什么?天气和坡度。先说柏林的天气,柏林马拉松的开赛时间一般都在每年9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日,这个时候赛事平均温度约为12~18度,历年来的平均温度为15度。

根据资料显示,10度~16度的温度是最适合选手们追逐成绩的。仅有温度是不够的,柏林的低湿度也非常利于选手们的表现。不仅如此,不像伦敦马拉松泰晤士河边的风,柏林无风的环境也给选手多了一层保障。

再说说柏林的赛道。在全长42.195km的赛道上,最高点海拔不过53米,最低点海拔不过37米,海拔波动极小,赛道很平。众所周知,波士顿因为超过了规定的落差而导致成绩无法计入世界纪录,而伦敦的起伏也要大于柏林,看下图可以有更明显的认知:

不仅赛道起伏小,赛道上的急转弯也少。我们都知道,比赛在有急转弯时难免要减速,从而影响节奏,柏林的赛道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一起来看看今年的赛道:

在此基础之上,沥青路面相较于混凝土路面也更利于选手们的发挥。同时,考虑到柏林和肯尼亚或者埃塞俄比亚之间几乎不产生影响的时差,也是保障非洲和欧洲选手实现PB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可以看到:柏林的天时地利都有了,那么人和呢?

在大满贯赛事中,组委会并不会将同一水平的选手邀请很多,精英选手太多了,就成为了奥运会:大家都为了保存体力争名次,对于成绩的追求就少了。因此组委会只会邀请几位顶尖选手。

同时,为精英选手设置配速员,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上文提到的2003年Paul Tergat创造世界纪录那次,仅慢他一秒的Sammy Korir就是他的兔子。

总结来说:在绝佳的天气、赛道、配速员的安排等条件之下,让柏林马拉松成为了世界最“速”赛道,成为无数跑者的PB胜地,让追求成绩的跑者们魂牵梦绕。

今年是柏林马拉松的第48岁生日,当选手们从蒂尔加藤公园起跑后,穿过柏林城的42.195公里,朝着勃兰登堡门前进后,每个人都是“最快赛道”的历史亲历者,陪伴柏林马拉松走过一程。

我们的PB会被打破,世界纪录会被打破,柏林正是诠释“所有的纪录都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句话的最好舞台。

明天,让我们一起期待柏林的快!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