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草根跑者的成都双遗半马回忆记
2小时34分16秒。
生命中的首个半马,尘埃落定。
2018年3月18日11点多,当我(参赛号21097—纪念半马21.0975Km的自选号码)冲过成都双遗马拉松的半程拱门之后,完赛短信随即到达:“枪声成绩02:49:17,净成绩02:34:16”。在赛前的担忧和勇气并存下,在赛中的疼痛和坚持交织中,首个半马终于完成了PB。
根据赛后的完赛证书显示,成绩大概处于中下游水平。
完赛证书
成绩好坏不重要,参赛过程弥足珍贵。
※“一个平庸的人,因为有梦想而不平庸,因为追梦而伟大。”
这是我说给自己的。
我常常这样鼓励自己,去干点不寻常的事,做点白日梦没什么可笑的,至少你还敢做过这样的梦。
※“没有梦想的人生,多么干瘪。”
这是30岁之后,我常常自嘲。
30岁以后,工作进入了一种纠结状态。
有时候朝九晚五,有时候加班加点,有时候望着天空发呆,有时候在夜晚辗转难眠,有时候被领导逼得发疯,有时候觉得事业还是很美好的。
30岁之后,身体开始发出不良信号。
颈椎嘎嘣嘎嘣响,坐一天办公室下来腰酸背痛,上几层楼呼哧呼哧喘气,曾经能一口气拉14个引体向上,现如今连跳上单杠的勇气都没有。
多么心痛。
30岁之后,我常常在想,我这么一个俗人+庸人,要么晚饭狂吃后坐在沙发上被电视机锈死,要么冲出去跑个10km累到半死!
To be,or not to be?
生命其实很简单,选择一种活法,就是选择一种生命。
于是3年前,我开始和自己无趣呆板的工作生活较劲。
每天6.00下班开始走路,从一开始的走,到慢跑10分钟、20分钟,到30分钟。支撑自己坚持跑步健身的是那段话:“跑步与不跑步的人,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那就是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
跑吧,在人生这场漫长又短暂的旅程中,我不想被甩的太远。
※“不被人嘲笑的梦想不叫梦想。”
——高晓松说的
高晓松是“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的原创者,上面这句也是他说的。我认为他对梦想做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诠释,大胆想,没什么。2017年的某一天,我和一个小伙伴闲谈人生梦想,他说40岁之前要挣够一千万。我忽然想,也许我40岁之前要跑个马拉松。那年小伙伴26岁,每月挣5000。我36岁,一次能慢跑30分钟。
※“一旦出发,必须到达。”
——毛大庆说的
2017年12月,我看到了朋友转过来毛大庆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视频(北京卫视节目“我是演说家”),在这个演讲中,我看到了一名白领职场精英在社会竞争中的痛苦挣扎和在高度自律下的涅槃重生:毛大庆和23年的高管生涯说拜拜;中年重新创业;2度患抑郁症;对医生说No!对8种不明药物说No!从800米到42.195公里;向104岁的印度跑者致敬;4年坚持,从43岁到47岁跑了70场全程马拉松;北京冬天6.00点钟在零下16℃的奥森跑道跑步;腿部意外受伤后重创;积极的治疗恢复;勇敢的超越自我;一拳打破人生的天花板,5小时多完成形式上最烂但是意义上最好的首马;北极圈对女儿的身教;精英精神的良好代递;职场导师;虎父家长;两代人间的互相激励;社会发展进步的凡人写照。
毛大庆演说
这个视频我看了很多遍。我理解到,跑马不但需要较好的能力,也需要坚持的毅力。
“一旦出发,必须到达”,成为我跑马的精神箴言。
40岁之前完成一个真正的马拉松,
这是我的跑步梦想。
我给自己留了4年时间。对比毛大庆之下,我连菜鸟都算不上。
4年太久,还要等下去么?
2018年元旦,在居然能完成10公里健身跑的自我测试后,面对无需摇号中签的大众双遗马拉松(2017年被中国田协评为铜牌赛事),我没有再犹豫,果断报名半马。
跑步可以很随性。
跑马需要很认真。
因为谁都不愿在跑马的路上发生意外。
不发生意外的前提是:系统+科学的训练。
系统是指全面的而非局部的,全面从“肩+臂+臀+腿+核心”的训练做起。
科学是指有规律的而非自己随性,比如跑量的循序渐进,对伤痛的仔细甄别和积极休养恢复。
※“训练是存钱,比赛是消费。”
——来自“跑你”的《存钱vs花钱:LSD为什么不要超过2个半小时》忠告
赛前是储备体能,比赛是消费体能。
这篇技术文章让我认识到,绝不能蛮干。我同时按照《老王谈跑步》中所建议的,普通跑者的最好训练方法就是采取隔天跑,实行跑养结合法,我的设计是隔天一个6公里,开始为跑马“存钱”,虽然这个准备并不怎么充分。具体如下:
①跑步的日子:每次跑6Km,跑前热身10分钟,跑后拉伸10分钟,动作都来自《健身动起来》和小米运动,按照手机视频做,动作一定要做到位,不能自欺欺人,每次前后需要1个多小时。
②不跑的日子:必练动作分3组,共完成俯卧撑100个(练核心和肩臂),平躺举腿左右各60次(练股四头肌),臀部壳式60次(练臀大肌),平板支撑7分钟(练核心),蹲墙15分钟(练膝盖),跳绳1000次(练脚和小腿),每次需要1个半小时。
我的日常训练
2018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例跑,右侧膝盖外侧突然疼痛不止,无法跑,当时是瘸着走回家的,第二天上下楼梯几乎不能,走路都成了问题。
多方咨询后,自己判断为髂胫束摩擦综合症。于是赶紧买了泡沫轴,每天开始滚啊滚,学习治疗动作,大力拉伸髂胫束,积极练习臀大肌和臀中肌。疼痛并没有消解。但既然已经报了名,退缩弃赛是不能够的,心想实在不行,还可以走完全程,虽然那不符合我的马拉松精神。
隔天一个6Km,最远跑距是10公里,膝盖外侧疼,这就是我跑步的所有本钱和隐忧。
①战略规划:按照分段完成的方式搞定全段,我把半马划分为4个大段和1个小段,即:4*5Km+1*1.0975Km=21.0975Km。跑步中不去想总里程有多少,只看能不能完成一个段。
②战术策略:
0-5Km,慢速启动,热身为主,以8分的配速,逐渐进入状态,此阶段,一般会放屁、打嗝,打通上下气道,主要是消除各种身体上的不适;
6-10Km,提高到7分半配速,稳住速度,持续推进;
11-15Km,渐入佳境,状态应该不错,提高速度,7分配速;
16-20Km,奋斗阶段,体力下降,配速恢复7分半,也可降低为8分,需体力+意志结合;
1.0975Km,黎明前的黑暗,成否在天,一切交给老天。
③体能补给:途中在5/10/15Km处分别喝水3次;在13/17Km处吃自带巧克力2次。说明:半马不比全马,全马需要能量胶和盐丸,否则会出事,半马不需要,但喝水是必须的,并且适当的吃点东西可以防止过饿,香蕉什么的估计早被抢光了,轮不到我这样的草根跑者。
④精神补给:自带随身听,准备在16-20Km体力下降的阶段,给自己刺激刺激,歌曲音乐都是自己最爱的,有雅尼的音乐,很大气很辽阔很耐听,特别是那首《within attraction》,每次都能让我泪流满面,想起拳王泰森当年练拳的场景,快速的跳绳、挥动拳头打沙袋,打遍天下所向无敌;还有挚爱许巍的《那一年》《故乡》《蓝莲花》等,哇塞,这些音乐一响起,人绝对Hi起来。
⑤数据参考:小米手环+手机APP。女声播报距离、配速、心率。主要是听听心率,切不可过高(半马是猝死高危区,心率过高是诱因)。
※“今夜无人能眠”
——适度的兴奋没什么不好
3.17日一早起来,10点从西安出发,开始了西成高铁—成都地铁—城际列车(犀浦到都江堰)—公交车的快速位移。
下午5.30:到达都江堰凤凰体育场。领参赛包,测试计时芯片,看看各种贵的、便宜的小物件,拍照,感受大赛之前的氛围,看到赞助商361°的几款跑鞋还是不错的,361°橘红色的赛服也是靓靓的。
7.30:回酒店。换上赛服,穿带上各种装备,先来个定妆照!
草根定妆照
PS:我是个草根跑者,自己收入有限,没什么贵的装备,上紧身衣79元/件,下跑步裤89元/件,鞋129元/双,紧身内裤、头套、手腕套、腿套、袜子都是在迪卡侬买的,算上小米手环,全身上下不超过500元。
小伙伴们嘻嘻哈哈,聊着自己的赛前愿望,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大伙都有一个共同的希望,那就是顺利完赛第一,其它不多想。我觉得自己不追求什么PB(person best,个人最好成绩),得个PW也无所谓(person worst,个人最差成绩),PW是来时在高铁上听一个大神聊的。
当晚兴奋,无法入睡,睡眠质量不好,迷迷糊糊,进入梦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不打无准备之仗
凌晨苏醒,迅速催促自己进入比赛模式。
5.00:起床,洗漱,喝水,排二便。
5.30:穿赛衣,准备包。
从头到脚,帽子、紧身衣、手机包、紧身裤、腿套、运动袜、跑鞋、手环,一一穿戴完成,清晨温度低,出门的时候先套上宽松的运动服,带上完赛后要换的衣服,到现场再收起来存包。能量方面,随身带了2块巧克力,准备分2次吃。
6.00:下楼早餐,不敢多吃,1个鸡蛋、2个小包子、1碗白粥配青菜,2个半小时肯定消化完。话说都江堰的九点水语酒店真不错,环境好自不必说,头天晚上入住时前台MM说知道你们是跑马拉松的,原先没有的早餐现在赠送了,而且我们厨师早晨5.00就起来做早,你们放心,到时还有路线引导,明天退房可以延迟到3.00,立马心里暖暖的。看来4年的组织,都江堰全城都动员起来了。
6.30:出宣化门,找到摆渡公交车,车上不用看,扛团旗的,乔装打扮的,全是跑马的。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经年努力,只为今朝。
7.00:到凤凰体育场,天开始下小雨,温度低,躲在体育场的屋檐下,心里不禁紧张担忧起来。幸好赛前未雨绸缪,已备好雨伞、雨衣、帽子。事实证明,这些准备完全正确,打上雨伞,不用在雨里穿来穿去;在清晨穿上雨衣,保温作用很明显,上半身暖暖的;带上帽子,即使有小雨,头发也不湿。虽然后来这些都不需要了,但在一开始,的确有保护作用。
8.20:进入检录区。人太多,进去有点迟,最后是一路穿插小跑才终于挤进。下次一定要早。
8.20:认真热身。半马15000人,集结区非常拥挤,虽不至于摩肩接踵,但要找个空区热身却不容易,即便如此,我和小伙伴还是认真的热身,小米运动的8个热身动作,全部一个不落的认真做到位。热身做完,人马上就觉得要爆发。
8.30:鸣枪起跑。其实后面的半马集结区根本听不到赛前的集体唱国歌,也听不到枪声,能看到的就是天空和前面红色的人海人潮。8.30分起跑到我们动起来,已经过去15分钟。
8.45:跑起来。慢腾腾跟着启动,在拱门计时毯处启动小米运动。Ready,Go!
※“雄———起!加———油!”“加———油!雄———起!”
雄,要念四声xiòng才对!
起,要念四声qì才对!
加,要念四声jià才对!
油,要念四声yòu才对!
热情的四川人民,美丽的四川风景,辣爆的四川方言。沿途一路的“……啥子吆”“……德儿”,就和北京人的“你丫…….”,天津人的“你嘛…….”,一样一样麻溜酸爽。
刚开始一度有错觉,就是感觉有点慢,平时的几公里很快就到了,今天怎么这么慢,2Km、3Km、4Km的路标总是迟迟不到,我一度怀疑主办方是不是把距离搞错了。同时诧异的是小米手机APP的女声播报没有出现,并且到完赛也没出现,以至于我只能靠听别人的悦跑圈播报,大概知道自己的速率和距离。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5公里之后,膝外侧又开始疼痛,但还能忍受。是会继续加剧,还是保持不变?我心里很害怕,只能提醒自己小心谨慎的跑,千万别用力。还好,疼痛没有加剧,但一直存在。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最振奋精神的是音乐。
音乐是跑者的最好兴奋剂。
赛前,我带上了随身听,准备10Km以后兴奋兴奋自己。没想到,跑步大军中也有同道。刚开始2Km,就碰到一个背着音响的跑者,好像平时大街上那种摩托车载着音乐一溜烟飞奔一样,音乐贼刺激,旋律很撩人,音量很巨大,都不知道他自己是咋忍受的,开始跟了好久,先是纯运动音乐,很有节奏的那种。忽然就来了一首朴树的《平凡之路》,朴树的歌向来低沉而干净,就如同他的灵魂,一句“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好像一下子触碰到我的内心深处,应景应时,瞬间点燃了能量,那种现场的震撼和共鸣,无言以对,全身充满能量,好像每处都是小宇宙,要爆炸,要爆炸。已然忘记了疼痛。
后来到了12Km的时候,居然又碰到另一队人马,有边跑边弹吉他唱歌的,有背着音响的,貌似是一个乐队组合,兴高采烈,不亦乐乎的一路高歌,向天涯。
还有在好几处,赞助商比如宝马设置巨大运动音响,带给人满满的精神能量。
跑者+音乐=无敌。
比赛,和平时真的不一样。耳机,根本不需要。
※“半马才不孤独”
跑者的世界,五花八门,有造型派,志愿者,盲人跑者,智障人群,林林总总。
平时跑步很孤独,但马拉松,尤其是半马,你根本不用担心孤独,全程太热闹,各种跑者,各种组合,各种说唱,各种卖萌,各种语言,充斥耳畔,各种造型,眼花缭乱,在呐喊助威声、加油鼓励声、背景音乐、无数双鞋踩在地面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本来一项孤独的跑步变成了集体狂欢。
6Km后,我看到标识330的三个兔子,身材都比较胖,慢腾腾的小跑着,胖兔们不停朝着人群喊:“我们是关门兔,大家别跟着,要加油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当时感觉自己真是太差了,难不成要被关门?
※“小目标”
四川产美女。
美女爱跑步。
7Km处,忽然看到前面一个身材极佳的美女,黑色的马尾巴有节奏的摇摆,黑色的上衣和黑色的紧身裤,尽塑柔美曲线,彩色的跑鞋灵动可爱,矫健的步伐从容稳定,心中暗自鼓励:紧跟黑美女,跑步不吃力。然而人太多,自己速度又慢,黑美女很快消失在人海中。
12Km处,路转溪头,美女又忽现。双遗真是处处有惊喜,美女吸引着我不看风景,一路尾随,但几分钟后又丢失。
15Km处,再度发现美女,又再度跟丢,此后消失。
三度发现,三度跟丢。人生也许就是这样,美女嘛,只是一种过路风景而已。
没了美女引路,靠什么?我问自己。踏踏实实跑好每一步,才是王道!
※“我为卿狂”
按照赛前自己的预测,半马最后5Km是最艰难的。体力肯定透支,需要靠意志去完成。
事实上,最后5Km却出乎意料的好。
特别是当17Km,经过忽上忽下的几段颠簸,来到外江大桥,峰回路转,转到超级宽阔的路面,那是一个漫长的坡道,如果说一路都看不清局面,这时候看到的人最多,路很宽,坡很长,真是千军万马,浩浩荡荡,红色大军,一览无遗。更难得的是太阳居然出来了,哇塞,在桥上回望来时路,远处山峦起伏,低处云雾缭绕,都江堰仿佛就是西藏的林芝、东方的瑞士,如仙如幻,那种感觉,醉并美!
而惊喜的是,膝外侧疼痛居然好像消失了,没有任何不适。
3次喝水已提前喝完,2块巧克力也吃完,无需再担心体力不够。
想起了容国团的“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一股豪情忽然燃起,真的感觉不到所有的膝痛。
开始加速,开始飞奔,开始超越。
挺起胸,甩开臂,迈开腿,以5分多的配速,一头冲进人山人海,越过人堆,向着拱门,向着梦想,一路狂奔。
18Km-19Km的折返道,20Km-21Km的终点段,整个4Km的全程狂奔,我平时想都不敢想的速度,居然一点不喘,觉得自己真跑疯了。
这真是比赛的力量,神奇的双遗,神奇的半马,神奇的我。
21.0975Km。我居然完成了。快哉!
11.00多,领完赛包,一身轻松。
当然还是不忘记认真的做完全套拉伸动作。
大家互相问问成绩,互致美好的祝福,挂牌牌,取包包,拍照照,笑呵呵。
挂牌纪念照
全马尚未结束,颁奖已然开始。看到女子选手罗川走上领奖台,人群中欢呼雀跃起来,毕竟是中国选手赢了冠军,当然非洲友军还是很厉害的包揽了2、3名。
罗川颁奖
全程选手还在鏖战,一定很苦吧,希望他们安全顺利。我们开始往回走,此时才感觉膝外侧又开始疼,特别疼,几乎无法走路,看来疼痛还需要在后面的日子慢慢调养,所幸的是比赛结束了,我觉得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那诗句此时最妥帖:“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四川是李白的重要生活区,时代已过,诗仙纵有豪情壮志,但恐怕不能想象今人的跑马激情。
※“不是每个跑场都叫双遗!”
①最“美”的赛道!
青色的山峦环绕四周,白云低垂仿佛触手可及,黄色的油菜花一路香喷喷,一路上水墨林溪,流水潺潺,空气醉人,全程无风,尤其是在17公里的外江大桥上回首遥望那山、云、雾、水、路、人,一派盎然天成,不由得感谢老天垂爱。同时还有那个黑服美女,虽然没看到正面,但已无需再多挂念,她的背影已经给了我前进的力量,呵呵。
水墨林溪
油菜花环绕的环山公路
②最“好”的天气!
赛前预报有雨,也着实下了雨,给人淡淡的忧愁和小小的紧张,可是天公真的作美,开赛后不久,只有凉凉的雨丝,很多人都把雨衣扔掉了,最后居然放晴了。全程湿度和温度都没得说,是最好的!
③最“萌”的奖牌!
胖熊奖牌iPanda4(纪念第4届)可以说还是比较独特的,上面有火锅、盖碗茶、竹子、麻将、脸谱等四川特色标签,完全戳中萌点,四川人那种有时无拘无束,悠闲自得,坦然轻松,而或嬉笑怒骂,麻辣凌厉,笑谈人生,尽显无疑。
半马完赛奖牌
①分段计划出乎意料。赛前的“4+1”分段战略规划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特别是最后的16-21.0975Km,根本不是难熬阶段,反而是最疯狂、最轻松、最快速的阶段,但分段划分的思想是正确的;
②小米软件掉链子。小米播报没有出现,不知道心率,有危险,下一次要换软件;
③听音乐计划未执行。一路上声音嘈杂,大赛上听音乐有点不靠谱,一个人跑可以听音乐,要带蓝牙耳机;
④坚守箴言。遵守“一旦出发,必须到达”的跑步箴言,除了3次取水时走了几步,全程无走路,自己也鼓励自己,要发扬体育精神,让这项运动干净扎实;
⑤没有乱丢垃圾。不穿的一次性雨衣和喝完水的3个一次性杯子全部都带回了起跑点。看着补给点和沿途满地五颜六色的各类垃圾,要我再给最美赛道添加污点制造麻烦,真是于心不忍。
马拉松到底是什么?
我有时候想,为什么我们要去跑马?
马拉松,其实不是一场超远距离的征服,而是人生的自我救赎和生命革新!如同毛大庆的视频所说,战胜的是恐惧、懒惰和平庸,收获的是魄力、健康和伟大。
每个真正意义上的人,都需要来一次“一拳打破人生天花板”的马拉松!
人还是要有一点梦想的,否则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比如说,去完成一场马拉松?!看起来好难啊,可是万一要是实现了呢?!
回到莎士比亚那个古老的箴言:To be,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
我还是想引用毛大庆视频中的话来回答:“一旦出发,必须到达。”
在以后的生命中,也许当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仍然会回想起,在那个阳光穿透巴山蜀水千年缭绕云雾的上午,在一片黑色和橘红色蠕动的运动海洋中,当一个草根跑者看到17km的路标牌时,忽然燃起无穷的力量,忘记所有的疼痛,一路追梦不止,狂奔向终点,用勇气和激情完成了生命中的一次冲刺壮举。
这必将成为我生命中的伟大印记。
赛后,我和小伙伴去了都江堰风景区,参观了鱼嘴、飞沙堰、夫妻桥,参拜了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等等,感受了岷江的滔滔绿波。
都江堰风景区
都江堰,千年古城,一派荣兴。
【十四、伟大的时代】
※“如果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你还没有活出自己的兴趣和价值,你真的是一个loser!”
我现在这样对自己说。
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跑步运动风靡国内,社会大众空前活跃,随处可得的学习资料,免费的指导咨询,各种活跃的跑圈,专业的跑步软件,志同道合的跑友,国家有移动支付、智能手机、无敌高铁……,所有这些要素,让一名草根跑者能够去挑战马拉松,体验马拉松,完成马拉松,生逢此世,何须多怨!
习总说的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是的!
奋斗,成就幸福。
坚持,改变生命。
我不是跑团的成员。但感谢西安“跑者无疆”团队的日常信息分享和技术指导。
感谢九点水语酒店的暖意,感谢四川人民的热情和鼓励,感谢工作人员、志愿者的辛勤付出。
没有照片。
跑道两边的无数架摄影机,我以为都是私摄,没有凑过去,完赛后才知道,很多都是赛事组织的公共摄影,目的是注重选手的参赛体验和自我实现等个性化需求。然而最后我没有一张赛中照片,憾、憾、憾!只能来年再战!
【十七、附】
附一:
作为一个打油诗爱好者,赛后诗兴小发,临成一首,与跑友共享,云:
《双遗跑半马》
西成高铁穿秦巴,凿穿时空隧道广,
诗仙遗篇今犹在,当年蜀道无须望。
世界双遗办大赛,天府绿道显风光,
草根小民跑半马,万人空巷鼓声扬。
巫山云雨柔情浓,岷江激流群山涌,
都江堰前稼穑壮,青城山下道德长。
李敖傲世独立狂,霍金只把宇宙望,
惊闻大师俱仙去,回首人间运动忙。
此生道路多艰难,快意此途要酣畅,
生生不息动不止,唯有跑者行无疆。
(顺带纪念两位大师。
附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链接,看后绝对无悔。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guangran.com/diaries/2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