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参加了首届哈马,一直对哈马的印象非常好,一是城市本身的魅力,二是小团队出游的形式,三是哈马区别于其他赛事的特点。哈马今年是第三届了,再次组队,再次出发……
七人小分队,四个半马,三个全马,搭配合理。赛前2天到达,在阴雨飘摇的城市……
哈马的赛事前期服务很好,短信提示不断,火车站有志愿者接站,指点路线,贴心的是有打印好的线路指南,根据指南换乘地铁和公交到达领物现场——中央大街。
领物顺畅,因为到达的稍晚,加上下雨,并没有机会在马博会薅羊毛,拿着号码布免费坐公交车到达预定的民宿。
雨下了一夜,早晨起来和斧哥在住地附近溜达给大家买早餐,顺便采购些生活用品,因为自己做饭才是选住民宿的目的。
白天,雨时下时停,大家一起乘车前往老道外溜达,因为大教堂正在维修,老道外就是我们唯一想去看看的地方了。
老道外有着中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这些历经百年沧桑的老房子,具有西洋的外表,里面却藏着中式的庭院,是哈尔滨人独创的一种建筑形式。
道外传统商市保护区从景阳街与靖宇街交口,一直向东延伸至道外十道街,北到升平街,南至南勋街。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在消失的哈尔滨传统小吃。那些伴着哈尔滨人成长的老字号:老鼎丰、范记永、张包铺、张飞扒肉……
这里的混血风情十分特别,一条铁道隔开的盗梦空间看似分裂,实则统一,老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可算是哈尔滨最为原生态的光荣。
吃了老鼎丰的冰淇淋,买了著名的红肠,顺江边道雨中漫步,返回中央大街,去马博会看看,其实就是几个档口,规模和北马上马没法比。
吃了马迭儿,逛了下运动品商店就赶紧回住地附近采购晚上大餐食材。当晚,两锅大炖菜吃的酣畅淋漓……准备好比赛的物品,早早睡觉。
而当夜,20个生命却在一场大火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比赛日,为了节约体力我们打车赶到现场,这时雨已经停了,温度稍冷正是跑马的好天气。
起点和第一届不同,不是在中央大街上了,但厕所和检录区的安排不太合理,也不是很明确,人流出来进去都很拥挤。
起跑前的默哀我们在后面的队伍并不知道,但经过拱门的时候,还奇怪主持DJ为何有点激动,嘶哑的叫喊……
因为温度低,起跑很慢,慢慢让身体热起来。3公里后逐渐适应,5公里补了点水,速度渐渐提升。哈马这次报的半马,本意就是和朋友一起来玩的,对成绩好无目的。但天气如此给力,跑的也很舒服。
沿途的观众还是很热情的,洋帅哥美女不如首届密集,补给站的美食因为早晨吃的太饱也没什么兴趣,进了几次补给站只是喝点水,上大桥后状态正好,加速、下坡,在最后一公里的时候被同伴追上,一起冲线,赛会成绩仅比第一次哈马提高1分,但是跑的最舒服的一次半马。
赛后取包地点很远,摆渡车排队时间很长,导致我们退房时间很紧张,全马的三个选手只好在朋友的酒店洗澡了。
简单休息,乘坐高铁回沈阳,车上很多跑友,大声谈论着比赛……
很多人共同的观点是,哈马的光环黯淡了,失去了首届的荣光……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guangran.com/diaries/2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