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州的记忆,我好像无从说起,因为我没有在这座城市生活过,但我又是郑州人。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郑州火车站,这些年来来回回往返北京,貌似它从来没有改变过,但是周围的一切变得物是人非。很小的时候有听说郑州火车站附近很乱,黑社会等等,不过在那个大哥横行的九十年代,哪个城市又不是古惑仔盛行。
小时候有去过几次,但都是我很小的时候,模模糊糊的记忆,我一直觉得它离我很近又很远。近到我站在这里,看不懂他,我离开了,看到的都是发展。
我喜欢这里的美食,尽管都是外来文化,但在这里你绝对可以品尝到所有菜系的精品。我喜欢这里的人民,每个人都很朴实,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明天拼搏。我喜欢它的交通便捷,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总之,这是我的第二城。
我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政府痛下决心做这件事情,如果单从宣传城市的角度,那今年的马拉松它确实做到了一切。在我的印象中,河南还没有一场赛事办的很好,今年有幸参加了炎黄马拉松,赛事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已经很好了。
报名前我一直犹豫要不要报名,因为我真的不清楚主办方会办成什么样,我不希望赛后看到大家的吐槽,因为这是我的家乡。
其实我觉得如果一开始要以一个很高的标准来衡量赛事,那么就应该把国际去掉,叫“郑州马拉松”。我知道这是通不过的,因为加了国际显得很“国际”。这在官方媒体信息反复强调有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参赛者很明显可以看出,听起来很厉害。他们走的就是国际路线,但是真正国际路线的赛事,都已经去掉了“国际”。
第一年就抽签,以至于最后还要延长报名期,还要加上美好的形容词来修饰,这有些勉强了,这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最后证书也只有成绩排名,没有总人数对比,应该只有组委会才知道到底多少人完赛,多少人参加,为什么不公布呢?没有30多个国家及地区这样的数字好看?我看不懂,这可能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面子”,我估计明年这些数据就会公布,明年的人会更多,明年会更成熟。
这些都是现在所有城市马拉松的通病,我不知道有哪些城市的出发点在参赛者的身上,在运动的本身,在建立一个良好的健身体系。不要想着宣传、展示城市经济面貌,这些对于马拉松来说,显得很不纯粹,因为马拉松就是一场比赛,42.195公里的坚持。
我们应该多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样的赛事是我们想要的,我真的觉得黑人不够用,2:13分左右在国内基本就是冠军的成绩,但是我们国内马拉松很久没有跑进210以内了。如果单从邀请些黑人来参赛就显得很国际,那真的就是自欺欺人,再说213的成绩拿冠军在国际上就是很普通的成绩。没有自己的风格、文化又怎么树立新的风向标。我们自己的成绩什么时候可以再次突破210以内?
我常常在想,国内的马拉松需要这么多安保吗?因为郑州马拉松是我见过安保最多的,完全超乎我的想象,每个大路口都会有一排骑摩托车的交警,这样的画面确实很好看,很酷,但我觉得有些资源浪费了,毕竟人民警察应该及时出现在他们该出现的领域。
关于赛事
路线,8分
38公里左右完全可以考虑别的路线,这么折返的跑没什么意思。
领物,9分
很顺畅,只需要身份证就可以搞定一切。
起跑点,7分
有很多健康跑的来的也很早,造成些拥堵,我觉得起跑的地方有些小,在面对几万人来说。显得有些拥挤。
赛道,9分
观众有很多,参加了炎黄后,我就不担心没有观众了,毕竟在倡导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一场大型的赛事是各个方面都能接受的。而且沿线的观众很热情,非常非常热情。
只是半程折返和全程折返有一段连在一起了,这时候应该有护栏会更好,虽然没有人越界。
志愿者、医护、安保,9分
我想说医护,我在路中问有没有喷雾,他们让我说具体什么情况,我觉得很简单,你给我喷些喷雾就可以了,反而还要耽误各种咨询,有些过了,这个在太原马拉松上我也有见过,感觉他们是带着任务来的,我给几个选手提供了服务什么的都要记下来,拍照等等,这…很官方,难道不做这些就不能提供服务吗?这也是我说的以选手为出发点,而不是其他的。
良好的体验是舒服的,而不是看起来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刁难。
赛后体验,8分
虽然完赛区地方有些小,但是足以搞定目前的一切。
奖牌,8分
奖牌中规中矩,没有惊艳,我觉得任何一个赛事奖牌设计的足够好,完全可以吸引到人,完全是加分的选项。
我觉得组委会要更多的从服务选手,服务城市的角度出发,一些数据看起来很美,但是那些真的不重要,找些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之类的来参赛,就算一个国家,这…很不国际,你的重点是马拉松,是赛事的本身,而不是乱七八糟的其他。
一个大气的赛事会懂得避重就轻,蜻蜓点水的描述一些事情。不过,我还是要赞美这场赛事,这是我今年参加过最好的赛事,算上北京马拉松,我不认为北京马拉松是最好的。但这确实是我今年参加过最好的赛事,尽管在我看来他有很多不足,但在大背景下是没有毛病的。
祝明年会更好。
祝明年报名的人越来越多。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