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运动手表是很多运动爱好者的必备装备之一,几乎已经成为运动标配了,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运动心率的变化。就在前几年,心率带还统治着运动心率监测的整个江山,四五年的时间,光电心率就气势汹汹的杀来,靠着与手表的整合以其便携性大范围的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心率带,当然我也不例外,这是我2015年参加北京马拉松时的冲线照片,当时也是用着一款光电心率表。
我们都知道,心率带主要是通过感应心脏跳动时产生的微量电流变化来计算心率,而光电心率表则是通过反射光的量来推算血流的变化,再通过血流来计算心跳率。两者相对来说各有优劣,心率带的准确率高、反应快、数据也比较全面,但却容易受到干扰,再就是便携性和美观性差一些;而光电心率表佩戴舒适、携带也方便,缺点就是反应较慢、耗电量大,尤其是心率数据不够准确。综上来看,不管是心率带还是光电心率表,两者都是各有千秋。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光电心率表能够突破瓶颈,在数据的准确性上能有所突破,从而取代心率带。
一直以来,市面上的光电心率手表在心率监测的准确性上饱受争议,于是在我们看来,光电心率似乎成了一种摆设、一个笑话。例如笔者佩戴的某品牌的顶级款在跑龙口国际马拉松时,全程用时2小时57分04秒,4分12秒/公里的配速,心率范围却一直显示在190-195之间,但凡有点常识的就知道,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命大。按照自己对自己的心肺能力的了解及以前对心率数据的一些分析,当时状态下自己的心率范围应该在150-160之间是比较准确的。
偶然间,笔者拿到一款新产品——Polar Vantage M。Polar(博能)品牌大家应该并不会陌生,它应该算是心率监测产品的鼻祖了,产品一直被应用于国家队、专业队等,而面对当今全民运动的热潮,该品牌也开始慢慢向民用产品过渡。就在今年的4月份,Polar发布了两款新品:Vantage M和Vantage V,而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其中Vantage M的评测。
产品包装就像以往一样,秉承了简约的风格,外包装白底色加产品渲染图,而内包装则采用醒目的红色,有点闷骚而又活泼的感觉。
而产品并不像封面渲染图上显示的那样为白色,我拿到手的是黑色款,黑色比较适合男士佩戴,简约而又低调,适合各种场合。
产品使用的是分辨率为240×240的1.2英寸彩色屏,全反射常亮设计,当然这需要在光线比较适宜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而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手表还有抬腕亮屏功能,保证使用者能随时随地查看手表的状态。
由于产品定位于路跑手表,因此设计比较轻巧,实际称重仅为44g,尽管支持130多种运动模式,但考虑到其主打跑步、游泳等运动项目,这个重量正适合。
产品一共设计5个按键,其中左侧2个,右侧3个。左上键为亮屏/锁屏键,左下键为返回/暂停/运功停止/数据上传键,右上键为上翻键,右下键为下翻键,右中为确定/运功键。了解了各个按键的功能后我们操作起来就相对容易了。
产品的背面跟其它心率表一样,设计了光电感应装置,并采用全新的Polar precision prime心率感应器,但是区别于其它产品的是,Vantage M使用了多达9枚LED灯,这比其它品牌的3-4枚多了一倍有余,其目的不用说,就是为了提高心率监测的准确性。
手表的背面还增加了四个电极抗阻贴片,配合LED灯提高心率监测的准确性,同时还兼备充电和传输功能,产品采用磁吸式充电的方式,充电时只需将红色部分一贴即可,十分方便,只不过磁吸力度并不是很大,手表和充电底座较容易分离。
其实单从外观上来说,Vantage M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手表都区别不大,甚至说颜值方面还略胜一筹。今天我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一下产品的实际使用体验。
与其它品牌的手表一样,Polar也有自己的专用手机app——Flow,我们平时用手表记录的运动等数据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蓝牙上传到该软件中,用手机查看更详细、更方便。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对手表的部分功能进行设置。实际应用中,在上传时根据数据的大小需要的时间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24小时左右的数据大概需要30秒左右的时间,传输速率还算可以。并且在传输数据时并不需要将手机始终停留在app界面上,因此不会影响到手机的正常使用。需要提醒的是,手表的左下键为数据上传键,我们只需要长按左下键,手表就会自动连接app将数据上传。
自己刚拿到手表的时候,产品暂不支持中文,后来厂家发布了最新固件,对系统进行了更新,其中就包括对简体中文的支持。在更新固件时我们需要用电脑下载Polar Flowsync,利用数据线对产品进行更新,当然以后朋友们拿到手的可能就是已经更新了最新固件的产品了。
我们接着上面继续说Flow,其实它主要分为几大部分:动态消息。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朋友圈,自己以及好友的一些锻炼信息及数据都会实时发布在这上面,你可以进行点赞、留言、查看数据、分享等操作。当然你也可以设置只查看某特定人群的状态,例如只看自己或者好友等。
活动。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它并不是单纯记录了你的锻炼情况,而是将你24小时内的所有活动状态及心率变化进行了监测、记录和分析。在这个版块当中,软件将使用者所有的活动强度分为了六大类:
①未佩戴手表,这时手表追踪不到使用者的任何活动数据。
②休息状态,一般是指使用者睡觉、躺着或者休息的静止状态。
③坐着或者其它的被动行为,这时候活动强度较轻微。
④低强度状态,一般是指站立工作或者比较轻松的家务工作。
⑤中强度状态,例如走路及其它中度强度的活动。
⑥高强度状态,主要是指跑步、游泳、爬山等剧烈的活动。
产品通过监测收集数据并整理汇总成图表,同时以各状态所耗时为体现,一目了然。同时无间心率功能还能对使用者一天的心率变化情况进行全天候追踪,不过开启此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电量的消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图表中会显示三个心率数值,一个是睡眠状态下的最低心率,一个是静态心率,还有一个是使用者当日的最高心率。同时,该板块还对使用者当日的目标完成情况、步数、活动总距离、活动时间、消耗卡路里以及睡眠时间进行了统计汇总。
举个例子,因为当天我是去跑越野,活动时间持续较长,心率的起伏也较大,所以显示全天的心率状态就是这样的。
训练。这个不用说,里面体现了你所有的运动训练情况,并以训练总结的形式提供给使用者。以3月24日的无锡马拉松为例。我收到组委会的短信净成绩为2小时58分12秒,而手表因为起终点按键的时间误差显示为2小时58分17秒。为了进行数据对比,自己还戴了另外一块手表,赛后对比完成时间和总距离,两块手表几乎无差,当然单公里配速方面肯定会多多少少有一点点不同,这跟信号、干扰甚至是左右手等都会有关系,也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在心率方面,我认为Vantage M是我目前为止用过的心率监测最准的一款光电心率手表了,没有之一。尤其是回想比赛中自己的每一公里配速及状态,从手表的即时心率显示就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从上图中我们还注意到,除了传统的距离、速度、步幅、步频等基础数据外,Vantage M还拥有Running Index分析功能,以获得最大有氧跑步能力信息,所得的评估数值较高表明有较好的跑步能力,而数值的变化说明近期锻炼的多少,当然这个数值也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图表,对比自己与同年龄、同性别锻炼者在跑步能力上的区别。
另外,Training Load Pro功能还通过自己近阶段的训练分别从心肺负荷、感知负荷等方面对本次运动做出评分。例如我无锡马拉松之前处于调整期,运动量和强度相对来说都比较低,所以手表提示我训练量较少,但是刚够维持现在体能的水平,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会因训练不足而导致能力下降。
睡眠。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功能,我们可以通过佩戴手表来获得和了解我们的睡眠状况,我习惯早睡早起,几年来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钟,每天晚上22:00睡觉,凌晨4:00起床,4:30跑步,中午午休1小时,这样基本上每天有6.5-7小时的睡眠时间。手表通过传感器记录佩戴者的一些细微活动及心率变化等,从而得出睡眠数据。下图是我昨天晚上的睡眠数据及之前一周的数据,体现的都比较形象。其中细条表示翻身、醒来看表、或者上厕所等动作,根据动作时间的长短及强度而有所不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我设定的睡眠时间为22:00-4:00,所以午休的数据并没有统计在上面。
更多。这里面主要是个人账户的一些基本信息及软件、设备的设置等,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手表在具体使用中的表现,手表的按键在操作过程中挺干脆的,屏幕反应也基本上没有延迟,尤其是上下翻页的时候,只不过在更换界面时因为手表设计了切换动画而显得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的延迟,但实际上是动画过渡,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会影响使用体验。
而实际上,作为一款专业的跑表,手表上显示的功能并不是很复杂,我统计了一下,基本上可以分为几大类:运动、心率监测、睡眠监测、当日活动统计、计时、智能通知、设置等,基本上和app上差不多,当然在体验性上我们还是感觉手机上查看比较方便。
产品还有一点是我比较满意的,估计也是目前很多运动手表所要急需解决的——续航问题。做了一个小测试,3月21日18:00手表充满电后开始24小时佩戴,一直到3月29日10:30手表还剩余20%的电量,共164.5小时(7天零16小时30分),期间共跑步125.71公里,用时10小时整,其余时间为待机状态(开启了心率监测、活动监测、睡眠监测、智能通知等),使用了80%的电量,这续航可以说是相当牛逼了吧。
做为一款高端的路跑手表,当然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而做为一直以来服务于专业队的品牌来说,这也是它的基本素质体现。前面我们提到Vantage M在无锡赛场上的表现,通过与其它跑表及官方数据做对比,产品在数据的准确性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尤其单公里方面,使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跑步测试了20余次,至今没有出现过轨迹漂移的现象。期间我还突发奇想,尽管Vantage M没有高度计,是否可以用它跑越野,利用GPS测量一下海拔和高度呢?数值上肯定不如高度计准确,但是应付基本的需求效果会是怎样呢?4月26日,我戴着它参加了济南国际越野赛,Vantage M显示的是51.95公里,累计爬升2670米,而另一专业户外手表则显示52.8公里,爬升2822米,看来没有高度计的Vantage M在户外方面会有一些误差,不过并不是很大,对于这方面要求不高的完全可以忽略了。
总得来说,Vantage M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高端路跑手表,尤其是它的心率监测的精准性,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并且我们在实际运动中可以通过实时监控使用者的心率变化来关注自身健康状态;还有就是它的续航方面,抛去官方的理论数据不说,单单是在监测功能全开的状态下,每天跑步1.5小时,连续使用八九天来看,就已经远远超过同类产品一大截了;还有就是全天候活动监测模式,可以让使用者从运动、心率、日常状态、睡眠等方面关注和改善自己的身体健康。
当然,任何产品都不是完美的,Vantage M也一样,作为一款路跑手表,它并没有将跑步功率及Recovery Pro功能融合到产品当中,不过Polar还针对有需求的用户推出了更加专业的产品Vantage V,感兴趣的也可以关注。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guangran.com/diaries/384770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